——建筑1001班5位学子考上名校建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这个初夏,一个好消息恰如最清澈、最透亮的那一缕阳光,照进了工程大家庭的每一位成员心里:建筑1001班的娄弯弯,胡惟洁,叶山峰,陈嘉铮,郑焕等5位同学分别考上浙江大学、天津大学、重庆大学、南京大学、华侨大学的建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又是一年灿烂的夏季,又是一年毕业季。此时此刻,他们正与同班同学们一同穿上学士服在校园各处留影,放声欢笑间,偶尔还会忆起那段考研的岁月。“有梦想就去追逐,因为在这一辈子里,现在不去勇敢地努力,也许就再也没有机会了。你要去相信,一定要相信,没有到不了的明天。”离别的旋律已轻轻唱起,一直执着追逐梦想的这五位建筑学子,已成功迈上另一个崭新的起点,笑容灿烂,犹如校园里正盛开的清香栀子花。
陈嘉铮:时间是自己的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学专业
“最后关头有很多人放弃,你要抗住。”白色衬衫的衣袖随意挽着,牛仔裤的裤脚精心卷起,鼻尖架着一副圆框眼睛,这就是干净利落的陈嘉铮。担任过两年的班长,担任过大大小小项目的负责人和科研组长,见识广,有见解,这是周围同学对他最直接的印象。为什么会选择考研呢,陈嘉铮缓缓地说:“其实一开始对考研还是挺抵触的,后来参加实习时,周围有很多考完研来实习的同伴,相处下来明显感觉到了我和他们的差距。有时候阅读建筑专业书籍时,感觉自己就像一个门外汉,对于专业词汇知之甚少,于是就下决心要给自己充充电,去考研。”而如果毕业后直接投入工作,那么只能作为一个画图匠,很难在设计所里有话语权,加班时间又长,基本很少有时间阅读书籍来给自己充电。
人生一旦有了要去哪儿的目标所在,脚步就会变得坚定,路也走得坦荡。实习结束后,陈嘉铮跑到南京大学报了一个考研补习班,“在补习班里有很系统的复习,早上七点起床,晚上十一点睡觉,最后冲刺阶段每天的复习时间不少于10小时。每天看3门课,而且有时间的话会去蹭南京大学本科生的课。”累了就站起来活动几分钟,每天保持一小时的午睡,休息时和同学一起复习讨论,时时了解整体的复习进度,焦躁不安时去打打球,看看思辨和历史的书来调整状态。日复一日的坚持,看似枯燥乏味,陈嘉铮却觉得那段时间很开心,因为时间都由自己掌控。“考研不像高考,如何去复习如何去安排,时间都在自己手上,我喜欢这样依着自己的心愿去分配自己的时间。”
叶山峰:拥有一颗平和的心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筑学专业
“叶山峰就是个很学术风格的人,他看的书特别多。”同班同学眼中的叶山峰,见解广,口才一流。“我的运气其实还是挺好的,大学期间承担了建筑学社资料室的管理工作,在那段时间,我看了很多杂书,复试的时候,面试的老师问了一个关于建筑和哲学的关系的问题,我就运用这两年从书里学到的相关知识来回答。如果没有这两年的积累,我可能就回答不上来了。”架着一副黑色眼镜的叶山峰说起话来大方得体。去年七月初叶山峰就去了重庆,一直都在重庆大学的教学楼里复习。为了专心,他将有上网功能的手机放在了家里,换了号码,随身只带一只仅有电话功能的诺基亚手机。
“考研的过程很累,心态的调整很重要。”在叶山峰身边就有不少因为压力大、复习强度过盛,身体心理出现问题导致无法完成考研的人。他坦言:“复习的后期,有段时间感觉自己压力特别大,就去了朋友家,三四天不看书,调整好心态再回去,不仅效率高了,情绪也平稳了”。 他还每天都安排了放松的时间,即使周末不给自己放假,也努力做到劳逸结合:“我每天晚上会比别人早点回去,看些电影,让自己放松心情。”考研的几个月,他看完了8季生活大爆炸,每周都留一天时间来调整心态。有了目标,还要懂得用正确的方法去实现,劳逸结合,拥有一颗平和的心才能更美好地走完这漫漫长路。
娄弯弯:心诚所至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专业
“你只要努力地一步一步去做,梦想就会一步一步靠近,最终实现。”在同学眼里,娄弯弯是一个美丽而认真的女生,在看似柔弱的外表下隐藏的是一颗坚韧的心,做任何事都有自己的想法。而就是这样一个认真的女生,她对自己的考研复习做了精确的安排。她向我们展示了自己的复习计划书,小小的本子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字,重点部分用不同的颜色标示出。“八月份,我每天复习11个小时,从早上9点半到晚上8点,每隔一个小时换门学科复习,以免长时间复习同一门产生疲劳。到九月份冲刺阶段,则将时间延长到了晚上10点,仅仅傍晚休息1小时。”在高强度学习之余,娄弯弯有自己的放松方式。在吃午饭和晚饭的间隙,娄弯弯最喜欢的是看一集《老友记》,在缓解压力的同时顺便练一下语感。另外,描图也是作为建筑生的她特殊的放松方法。“看美剧有助于提高英语成绩,特别是刚开始备考的时候,但我一般选择内容轻松愉快的,不看悬疑或者血腥的。”
暑假结束时,娄弯弯刚考完政治,那时她觉得快支撑不下去了,差点就放弃了。“有一天去文具店,无意中抽到了一张贺卡,上面写着‘You are NO.1’,我觉得是个好预兆,结果真的考了第一。”就是这样一件小小的事,重新振奋了娄弯弯,让她在考研的艰难道路上坚持走下去,并且获得了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笔试第一名的好成绩。
郑焕:美好的事物不会错过一个认真的人
华侨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

曾经也是记者站一份子的郑焕,给我们不少的亲切感。“大一大二在记者站的时候,经常去采访一些考研的学长学姐,听了他们考研的故事,觉得不去拼一拼,会留下遗憾。”郑焕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平易近人,但生活中的他喜欢打球、打游戏,同时也是同学眼中的大学霸,“郑焕特别重视课程学习,上课认真听,作业认真做。”对于同学们的称赞,郑焕憨憨地笑着,沉默了一会儿后说:“其实还是挺后悔自己五年的时间里没有多看一些书。”在考研复试的环节中,面试老师会和学生聊很多关于建筑的专业知识,如果心中藏书千百,见解广阔,给老师的印象也会有所提升。
在郑焕看来,考研是一个成年人对于自己人生的一个选择。而在即将开启的崭新研究生生活里,他希望能够完成大学里未了的遗憾。对于考研结束后的生活规划,郑焕“学霸”本色不改:“平时多练手绘多做模型,坚持多听大师的讲座,有机会还要去设计院实习一下。”美好的事物不会错过一个认真的人,这条路必定为他美好。
胡惟洁: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

一提到胡惟洁,同班同学纷纷投以羡慕的目光:“她绘画天赋很高,手绘特别强,对色彩的把控比一般人都厉害,对设计的想法也很特别。”
一次暑假的手绘班学习中,胡惟洁发现身边几乎都是准备考研的人,而自己和他们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她也暗下决心考研。复习初期,她整天泡在杭州图书馆复习,后来她发现去考研的目标学校复习效果会更好:“这样可以把握自己和竞争对手之间的复习进度,也可以第一时间得到考研的相关信息,不会浪费很多时间在复杂的考研流程上。和天津大学里考研的伙伴在一起压力虽然大,但也是动力,我们资料会共享,会经常一起讨论。”
胡惟洁在大学期间有着广泛的兴趣爱好,看似娇小柔弱的她不但能弹吉他,还喜欢踢足球,在紧张的考研过程中,她放弃了自己追剧的习惯,跑到没有网络信号的教室复习,每天早上六七点出门,晚上十一点回寝室,最后冲刺的那几天每天只睡三个小时。在绘画上被公认天赋极高的她,反而加大对自己的要求:“我报过快题的补习班,每天画一张,后来复习的时候坚持每周一张。”天赋是上天赐予的礼物,而胡惟洁以自身的努力诠释了这份礼物的意义所在,以复试第一的好成绩考取了天津大学建筑学专业的研究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五位建筑学子趁青春荏苒,奋力前行,朝着梦想所在的方向执着勇进。时节正好,对他们来说,未来还在大路上。(工程记者站:郭灵芸 石 宇 吕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