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生风采 >> 学生风采
建筑系郑颖华: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发布日期:2013-01-15访问次数: 字号:[ ]


不忘初心

——访20112012学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郑颖华

 

    郑颖华,建筑0801班学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在校期间获学业优秀一等奖学金4次,学科竞赛优秀一等奖学金1次,实践教育优秀奖学金1次,美国江浙工商总会奖学金1次;获三好学生荣誉称号4次,优秀学生干部荣誉称号1次,短学期实践先进个人称号1次,浙江大学优秀团干荣誉称号1次;曾获得全国绿色建筑设计竞赛三等奖1次,招商地产2011绿色建筑设计大赛银奖1次,浙江省大学生建筑节能社会实践征文活动优秀奖1次。

    接到采访任务时,我们就了解到郑颖华是一个典型的全优生,不仅学习成绩突出,工作能力也得到很高评价。是天赋异禀还是挑灯刻苦?带着种种的疑问,我们对她进行了采访。 

初见郑颖华,她并没有传说中的三头六臂,反而有种同龄人的亲切感,用一脸阳光的微笑迎接我们。

世界上从来没有一条成功的路摆在面前,成功的路只能存在人的心里,在坚定的信念里。大学五年,郑颖华的专业课成绩总是名列前茅,这不仅仅因为她的坚持和努力,更取决于在学习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法。

郑颖华向我们讲述了她学习建筑的艰辛历程。选择建筑专业的契机,是她原本拥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对建筑设计也有相当的兴趣。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郑颖华觉得自己学习建筑是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兴趣,虽然在做建筑设计时也经常有苦恼,但一旦有了一个自己很感兴趣的方案,便觉得浑身充满动力和创造力,一切的辛苦和努力都是值得的。

但是当老师一次次对自己设计的概念草图进行否定后,郑颖华才知道学习建筑只有兴趣还远远不够。她并没有气馁,而是对自己的方案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完善。郑颖华觉得,走向的成功的方法就是点滴智慧加上不懈的坚持。老师在课上能讲到的东西终归是少的,建筑系学生还是要自己主动多学、多翻书才能了解得更深入、更透彻。她有个坚持了几年的学习习惯,那就是“抄图”——相信建筑系的学生都不陌生。从大一开始,为了提高自己在设计时的审美感觉,完善平、立面的功能,郑颖华每天晚上都会在资料室抄图。这不仅为她的学习打下了深厚的基本功,而且对考研的快题设计也有很大帮助。采访中她还向我们展示了那沉甸甸的图集,一页页精美的图画,凝结了多少个夜晚的辛劳和汗水,手捧画集,也不难理解为何她能取得今天的成绩。

 不忘初心—访11—12学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郑颖华

郑颖华同学的抄图

郑颖华从大二的时候就屡次参加竞赛,却总是名落孙山。彼时的她就像一个蹒跚学步的婴孩,跃跃欲试,却跌坐在地。“因为对建筑的理解还太肤浅,不成熟。”郑颖华认真地总结那段经历,她认识到,在建筑竞赛中,更重视作品中对建筑的概念和想法,只有热情是远远不够的。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一年的沉淀,大三的她再次扬帆起航,在竞赛中屡屡斩获名次。去年暑假,郑颖华和同学在无意中看了一些关于森林的照片和森林生态系统的图片得到启发,萌生了参加招商地产杯绿色建筑设计竞赛的冲动。起初他们还能在建筑的专教里专心准备作品,但后来因为同学们放假陆续离校,专教被关闭,他们被迫先后在绿研所、朋辈心理咨询室工作。更头痛的是,他们所做的绿色建筑设计需要一定的软件协助,譬如生态大师、phoenics等等,因为之前没有接触太多,临时抱佛脚的学习摸索极大地影响了设计进度,原本计划20天完成的作品远远超出了预期。在参加八月深圳绿色夏令营的时候郑颖华甚至也把竞赛资料带在身边,白天参加活动,晚上还要完成夏令营项目和竞赛项目,十分辛苦。但是令人欣慰的是,近两个月的努力终究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他们的作品脱颖而出,一举获得银奖。“竞赛的经历,大大提升了我的专业技能和素养,这并不是我一个人的成绩,是帮助过我的老师和并肩作战的战友一起创造的历史。”郑颖华微笑着说,这淡淡的微笑中包含了太多成长的苦和成功的甜。

进入大四后,紧张的实习阶段,郑颖华顺利地进入杭州一家设计院实习,参与了一所学校的设计工作。实际的工作实践有助于更加全面地了解工程设计,但在设计过程中,常常为了迎合甲方的要求和进度,牺牲个人想法,从而使自己的想法不能在设计中得到充分体现,对此郑颖华也深感遗憾。在实习之余,郑颖华也开始准备考研的英语考试。

除了繁重的学业之外,郑颖华还身兼建筑学生第一支部的支部书记及班级团支书等职。虽然有时不得不牺牲许多休息时间,但强烈的责任感要求她必须对工作尽职,对学习尽力。因此她也曾多次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和优秀团干。她对工作的用心,往往体现在细微处。有一次郑颖华组织班里同学秋游,事先做了一次问卷调查,收集同学们的意见,然后根据回收结果自己设计秋游路线。再联系旅行社代理,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路线找导游,在价格方面她也会先进行摸底,让同学们花的每一分钱都实实在在。正是她对待任何一样工作都如此认真负责,如此细心用心,老师和同学们都对她十分信任。

因为当初的兴趣踏入建筑,又凭借自己不懈的努力和坚持走到今天,从普通平凡的大学生华丽蜕变成为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是什么让她成长,又是什么让她坚定?是弥久不变的初心。现在的郑颖华正在紧张准备考研,向着自己理想中的更高殿堂重新出发,这颗炽热的初心将成为最好的动力,引领她继续坚定前行。

 

(工程记者站:吕林风    赏)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您现在是第 位访客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工程学院
学院地址:杭州市湖州街51号 邮编:310015 电话:0571-88018435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