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生风采 >> 学生风采
建筑系申屠栩平:志愿者先锋人物

发布日期:2011-04-15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工程在线 字号:[ ]


“创先争优”工程先锋系列报道  学生篇之七

“让爱传承永远”

——访工程学院第三届“感动工程”志愿者先锋人物申屠栩平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这次我们的采访对象是一位充满爱心的志愿者,建筑0801班的申屠栩平,工程学院志愿者中心主任和前爱心教育援助基地会长,曾被评为“浙江大学二星级志愿者”和工程学院第三届 “感动工程”志愿者先锋人物。

大家一定很好奇为什么他那么乐于志愿者工作,是什么让他乐此不疲、无私奉献,他又是如何度过月山支教那段难忘的经历的呢?接下来由我们工程记者团为你一一解开谜团。

申屠栩平在上高中时就对公益活动很感兴趣,但是由于当时学校很少开展这些活动,学业又忙,因此,直到进入大学后他才开始自己的公益之旅。刚进大学时,一次偶然的机会,申屠栩平加入到了志愿者的行列中,也加入了志愿者社团——爱心教育援助基地。虽然刚开始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志愿者,但他拥有非常高的参与热情,在参加了一些去敬老院、儿童福利院的活动后,他感觉自己有义务去关心这类弱势群体,所以只要有时间,每个星期都会去参加志愿者服务。

大大小小的数不清的活动参加得多了、接触得多了,也就逐渐了解志愿者工作的意义,更重要的是他发现自己对志愿者越来越感兴趣了。后来,他成为了工程学院志愿者中心主任兼爱心教育援助基地会长,从一个普通参与者更多地转变为了组织策划者,这期间更重要的是他懂得了,作为一名真正的志愿者,应该一如既往地默默奉献自己,他对自己的定位是一名“志愿者背后的志愿者”。身兼工程学院志愿者中心主任与爱心教育援助基地会长的他,以身作则、尽心尽力做好团队的每一件事,并与团队的成员们树立了共同的目标——“把爱一直传承下去”!谈话过程中,他说自己很喜欢交朋友,这也是他加入爱教的一个原因。看得出来,他是一个非常善于交际的人,很容易与人找到共同话题。

为了让志愿者这个称号更具影响力,为了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为了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志愿者带来的温暖,申屠栩平带领志愿者中心与爱心教育援助基地组织了众多活动,如:

2009年至今,携手求真楼党员之家开展赴富阳福利院看望孤儿及老年人的活动后,并与福利院建立了良好的、长期的联系;

2009年至今,联合了浙江义工联盟开展了一系列志愿者服务项目,包括关爱聋校活动、西湖指路活动、西湖环保行活动;

组织100多名志愿者参加2010杭州西湖国际烟花大会,维护现场秩序;

积极配合带队老师组织参加2010暑期丽水庆元县月山村支教活动;

与《钱江晚报》联合发起并组织爱心家教活动,每周末都组织将近20名学生志愿者前往贫困家庭进行家教,细心教导贫困儿童;

每周组织15名左右的志愿者前往小河街道敬老院,陪老人们聊天,帮老年人扫地、穿衣服、甚至剪趾甲;

围绕第八届工程文化月“工程,让城市更美好”的主题,与工程学院团委共同组建社区志愿者服务平台,招募社区学生助理,为拱宸桥街道的5个社区提供爱心家教、敬老服务、电脑维修、资料整理归档、台账记录、社区宣传等服务;

……

通过志愿者活动,使申屠栩平明白了:外在条件的好坏,关键在于自己怎样看待,如果拥有一颗奉献的心,一颗感恩的心,生活将永远是美好的。志愿者活动中不仅结交了很多朋友,收获了友谊,更让人学会了吃苦耐劳,学会了苦中作乐,深刻体会到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参加志愿者活动,苦过、累过,却依旧笑着;迷惘过、徘徊过,可依旧坚持着。

组织并参加了那么多次的志愿者活动,哪一次印象最深刻呢?面对我们的疑问,他情不自禁地露出了微笑,说:“当然是去年的月山支教经历。”丽水市庆元县举水乡的月山村是个欠发达的小山村,外出打工是当地农民最主要的工作途径,致使当地存在较大数量的留守儿童,由于受农村教学条件限制,又缺乏家长监督,留守儿童出现了较多厌学、逃学、成绩大幅下降等不良现象,为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成才,从2008年起工程学院把月山义务支教作为暑期社会实践的一个重点项目开展。

2010年的支教活动中,申屠栩平教月山的小朋友们画水彩画和水粉画。他让孩子们画自己的梦想,有人画穿越时空,有人画解放军叔叔,有人画自己心目中更美丽的家乡……画中孩子们的可爱与天真,还有伟大的梦想,让他想起了自己渐渐变得遥远的童年的梦想,但这些孩子让他重新燃起了逐梦的信念。他说:“作为孩子们的老师,我已不清楚到底是我给他们带去的多,还是他们给我带来的更多,纯真的孩子们带给我的感触实在是难以言喻!”在申屠栩平以往的印象中,需要被支教的地方大多存在不太重视教育的现象,然而月山村的支教活动却让他彻底改变了这种想法。不仅义务支教的前期宣传工作异常顺利,当地农民们也表现积极,每天按时将家中孩子送到支教地点。孩子们纷纷带来暑假作业、教科书,向支教队员们请教不懂、不会的题目,可爱的志愿者们也一边感受着孩子们学习新知识的如饥似渴,一边耐心细致地进行讲解和指导。当学生在路上亲切地喊“老师好”时,让人感到孩子们是多么地可爱,当自己把科学的学习方法教给渴望求知的孩子时,心里总有说不出的满足感,觉得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回忆起那段时光,申屠栩平掩饰不住复杂的心情说:“在与孩子们一起生活的那些天,我们切身感受到了孩子们对学习的渴望,这让我的心感到安慰,因为我可以帮助他们,但又感到一丝担忧,因为他们的学习环境不是很好,我们终究是要走的。”

他又回忆到月山支教时另一个令他印象深刻的情景:酷暑炎炎,他们在孩子们的带领下到了一个瀑布,瀑布不高,但是从远处就能感觉到清凉,瀑布下的谭水清澈见底!刚爬到瀑布边,他们已经满头大汗,酷热难耐,看到此情此景都迫不及待地脱去衣服跳入潭中,一个个扑通扑通的跳水声伴随着一声声的尖叫,泉水冰凉刺骨,感觉从酷热的夏天突然来到了严寒的冬天,如此地刺激!大家还跳到水流下面,把瀑布当做天然的淋浴房,真是无比痛快!他说:“月山很美,这里的孩子很可爱,这里的人们很热情,我们收获的比付出得更多。当我们沉溺于太多的喧嚣浮华,沉陷于追逐名利的深渊而无法自拔时,拿出我们质朴的爱,去温暖需要得到温暖的人们,我们的灵魂也将经历一场神圣的洗礼。爱与被爱,人生的意义不就在于此么?”

对于爱心教育援助基地的发展,申屠栩平说道:“虽然爱教有了自己的品牌项目,已经成型,但希望今后在一些小活动上有更多的创新,让爱教更好地发展下去,为更多的人提供服务。”如今,爱教的重任已经交给了后备。谈及今后是否会继续在爱教工作时,申屠栩平说,大三学业比较忙,自己将把学业放在首位,多去工地实习,为就业做准备,但他会坚持在干好工作的同时,争取多参加公益活动。

(工程记者站:姚质彬      余凌洁  朱佳明)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您现在是第 位访客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工程学院
学院地址:杭州市湖州街51号 邮编:310015 电话:0571-88018496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